發布者:經濟學系 時間:2020-11-16 閱讀次數:289
報告題目:自然資源開發與地方治理機制變遷——基于清代中前期“改土歸流”的研究
報告人:王明(清華大學)
報告時間:2020年11月18日(星期三)下午3:30-4:45
報告地點:商學院大樓405會議室
邀請部門:經濟學系
報告人簡介:
王明,江蘇泗陽人,清華大學2017級經濟學博士研究生。師從龍登高教授,研究領域為發展經濟學、地方治理、中國經濟史。在《經濟研究》、《管理世界》等期刊發表多篇論文,曾獲清華大學國家獎學金。
報告摘要:
清中前期西南地區開展了大規模的“改土歸流”,實現了中央政府對當地治理機制的重構。本文量化了地方治理機制這一制度變量,并基于西南3省40府的面板數據,通過雙重差分法與2SLS方法驗證了“改土歸流”的內生動因:中央政府通過流官取代土司治理地方,以加強對地方資源尤其是銅礦資源的控制,因而銅礦分布影響了“改土歸流”進程。具體而言,與沒有銅礦的府相比,京局鑄幣數量每增加1%,擁有銅礦的府中土司勢力下降的幅度要增加0.07453個單位,每萬平方公里的流官多0.00731個單位;京局采買銅料價格每增加1個單位,土司勢力降低12.98個單位,每萬平方公里的流官多0.977個單位。流官制度的牢固確立,使得中央對地方控制力的加強,為獲取地方資源提供了基礎性的條件。